第一题:
1.加大建筑节能的工作力度。实施居住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设节能建筑,进行既有建筑和农村建筑节能改造;探索超低能耗房屋建设。
2.实施老旧小区综合改造项目。加强抗震保温,进行老旧小区楼体节能等基础改造,并以财政补贴形式鼓励居民自选加装电梯等改造项目;出台综合整治工作方案。
3.出台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的规定。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行为,从业人员应实名服务。建设住房租赁监管和服务平台,加强网络交易平台动态核查。
4.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编制指导相应场所建设的规划纲要。
5.实施绿化景观改造工程。进行河道周边绿化和胡同改造。
第二题:
1.普遍学习西方的建筑理念和技术,对建筑能耗问题和节能问题考虑较少,没有及时跟进建筑节能技术,建筑节能工作相对落后。
2.采暖地区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与发达国家相差大。
3.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气候条件差异大,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室内环境标准较低。
4.建筑特点、建筑技术和产业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部分欧洲国家有很大不同。
5.符合中国国情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及标准体系未建立完善。
第三题:
1.全面了解学习。发动街道、居委会、物业深入了解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存在的各种困难、矛盾;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国家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制定科学周密的改造计划。
2.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居民家中宣传改造的意义,让居民了解工程开展的程序与细节。尊重群众的意见,调整改造方案,消除居民的担心和顾虑。
3.合理分工统筹。街道强化领导,设立专门办公室,成立现场管理、质量监督、综合保障等小组,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定期汇报工作进度和情况,确保工程质量。
4.扎实有序推进。结合老旧小区实际,明确近远期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内容。在老旧小区的室内给排水、楼体节能、小区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类改造项目之外,鼓励居民自选加装电梯、建设立体停车设施、建设老年服务驿站等改造项目。
第四题:
幸福建筑的三个标准
建筑直接体现着人们对于永恒之美的不懈追求,它不仅是物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庇护所。作为人类活动的居所,体现着对某种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幸福的建筑,它不单应该协调其自身的组成部分,而且要跟它们所处的地域和时代背景保持和谐一致,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它的文化背景;应该将和谐理念与地域、时代、文化紧密结合,高度重视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
幸福的建筑应该是协调的,做到协调其自身的组成部分。一方面,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许多建筑没有做到节能环保,导致了环境污染,气候恶化等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好的建筑既要考虑到自身外在的美观,也要考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到美观和环保相协调,为此我们有必要制定超低能耗发展目标和技术政策。另一方面,由于城市高速发展,许多破旧的建筑在新建筑的对比下显得格格不入,生活在破旧小区的居民面临着生活环境差,设施不完善,不安全,不便利等各种问题,因此,好的建筑要充分考虑它的宜居性,做到现代化和舒适度相协调。为此,旧城区改造过程中,可以增设应急避难所、电梯、老年驿站等生活配套设施。
建筑应该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时代性。城镇化快速发展,一些地方不重视城市建筑特色风貌塑造,盲目造景,结果造成了“千城一面”、特色缺失。我们需要认识到,建筑扎根于特定地域的具体环境中,受到这个地域环境的制约,脱离了所在的地域,我们的建筑将是空洞的,无趣的。蒙古的蒙古包,北京的四合院,广东的碉楼,福建的土楼,湘西凤凰的吊脚楼无不体现着地域特色,承载着每个地方古往今来的记忆。同时,城市建筑应该具有时代风格特点,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建筑的发展代表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既需要传承建筑的旧时代特征,也需要在当今时代,运用新的科学技术,发现新材料、新工艺,从而彰显出建筑的新时代特色。
幸福的建筑应该承载一定的文化意义,反映一定的文化背景。北京胡同是具有“北京特色”的建筑,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所以,在改造的过程中,不能只考虑帮助居民进行房屋修缮,而应该引入符合首都“文化中心”功能的新业态,让其富有文化内涵;万里长城的修建源于中原农业生产需要和平、安定的环境,为防止匈奴的侵扰和掠夺造此建筑,有效的解决了古代中原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特殊矛盾,而在如今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体现的是其历史文化价值,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这才是幸福建筑应该具有的内涵。
一幢幢建筑,是承载地域记忆的标签,是刻有历史烙印的徽章,是代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锦旗,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人们集体审美积累的结果。幸福的建筑应该是基于地方特色的,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包孕文化的内涵和品位的。
扫码回复
省考面试领取备考礼包
更多:优惠福利优质课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