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易尚教育

微信号:yishang

02865227334
2018年广西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答案解析(A类)
作者:易尚教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0-03-06 15:10:08 阅读:2604 分享至:
国家公务员备考课程国家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一、根据“给定资料1~3”,概括“直播”在传统艺术传播方面的优势。   要求:全面、准确,字数不超过250字。   答案要点   1.交互性强:信息传播是双向、可交流、互动的,粉丝通过弹幕、送虚拟礼物等形式参与互动,传播效果明显。   2.受众广泛:传播范围广,“直播”平台观众人数多,利用直播方式可以更好的宣传传统艺术,扩大文化影响力。   3.趣味性强:“直播”的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通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将传统艺术与互联网结合,增加了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   4.传播方便:“直播”的媒介多元,可以用手机等随时随地“直播”,提供流畅的传播渠道、减少剧场租用等高额成本支出,减少困扰传统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   【参考答案】   一是交互性强:信息传播是双向、可交流、互动的,粉丝通过弹幕、送虚拟礼物等形式参与互动,传播效果明显。二是受众广泛:传播范围广,“直播”平台观众人数多,利用直播方式可以更好的宣传传统艺术,扩大文化影响力。三是趣味性强:“直播”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通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将传统艺术与互联网结合,增加了年轻人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度。四是传播方便:“直播”的媒介多元,可以用手机等随时随地“直播”,提供流畅的传播渠道,减少剧场租用等高额成本支出,减少困扰传统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   二、“给定材料3”中,郑女士认为:“京剧这个行业真的不能过分商业化,直播中多数人只看到京剧的皮毛和八卦,而忽略了京剧艺术本身。”请就她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透彻,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50字。   【参考要点】   郑女士的观点是对的,京剧不管采用什么样的传播形式,都不能破坏其特有的属性和基因。   通过直播平台,京剧表演能减少剧场租用等高额成本,扩大演员的知名度和曝光率,同时提升演员们的商业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京剧的发展。但是,京剧表演与直播有一定距离,面临的不是台下真实的观众,需要演员适应不同的表演场景。但在直播中,多数粉丝只一味地要求演员将京剧与流行元素结合起来,甚至对演员的生活的关注高于京剧艺术本身,而对于部分演员来说,为了利益有意迎合粉丝们的口味,偏离传统艺术本身,丧失了匠人风范。   传统艺术的传播不能过分商业化,而应该坚守住自身的价值,艺术表演者在转型之路上应坚守艺术底线,探索使传统艺术更好发展的方式。   三、假如你是某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被派去考查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请你根据“给定材料4~5”,撰写一份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的考查报告要点。   要求:内容全面,要点清晰,字数不超过350字。   【解题思路】   题目给出的作答身份为“某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作答任务是就故宫文创产品开发情况写一份向本单位领导汇报的考查报告要点。报告是一种呈阅性的上行文,主要用于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等。报告种类繁多,包括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等,自2010年以来广西首次考查该文种。   一般而言,报告包括“背景观点—措施建议”两方面内容。具体作答时,先阅读材料提取要点:要得出背景观点部分的内容,就需要回到资料中搜集关于故宫文创产品开发的发展历程、当前状况、取得成绩等方面的要点;要得出措施建议方面的内容,就需要回到资料中搜集关于故宫文创产品开发的相关原则、思路、做法等方面要点。   在全面提取出要点后,需对其进行合并加工,按照主体、客体、目的、效果等标准进行合并加工,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以序数词或是有先后关系的关联词进行连接,以满足要点清晰的要求。   四、“给定资料”中提到,“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请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明确,认识深刻;   (2)逻辑清晰,言语流畅;   (3)结合给定材料,但不拘泥于给定材料;   (4)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例文】   保护传统文化 要继承也要记录   社会结构解体,生活方式改变,传统文化式微,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然而,这不意味着传统文化不需保护。有学者认为,“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这正表明了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态度:文化需要继承,历史需要铭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思想不容置疑。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继承“活着”的历史。在一些人看来,我国传统文化源于农业社会,随着现代化发展其生存土壤不断缩小,并不需要刻意保护,如今的中国身处信息时代,这是西方科技发展的结果,人们更应该学习了解西方文明。这种观点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人的视野过于狭隘,被他们视为“没落”“衰退”的传统文化,其实只是仪式性的显性文化,根植于国人脑中的隐性文化,如审美标准、道德考量、行为方式,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传承不变。这些人丧失了对中国文化的自信。要保护传统文化,需要重塑文化自信,并非在社会中空喊口号便能实现,我们需要是让人们了解到传统文化强壮的生命力,让大家了解到传统文化依旧存在于我们的生活里。而这就需要我们继承、发扬如今依然“活着”的传统文化,通过创新仪式、改变载体,让人们在对传统文化的亲近中,了解其伟大。   保护传统文化,需要记录“死去”的文化。俗话说,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这是因为历史中记录着文化的独特基因,对未来的创新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身处市场经济时期,人们对物质的渴望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与商业能否和谐共生,并未取得一致意见,如此一来传承人力缺乏、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如何取舍等问题便无法解决。若是我们可以用视频影像技术将文化记录下来,那么即便一时断绝传承,可也能给后人留下发扬继承的可能。而且,很多传统文化藏于深山,纵然有青年心怀兴趣,却并不了解,自然也就无力继承。通过视频影响记录,可以上传网络,将其宣传推广,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如今,一些传统文化的表演者通过网络直播这一新鲜手段,将精湛技艺公之于众,结果吸引众多粉丝,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大大超乎他们的意料。这一事例,正鲜明地证实了记录“死去”文化对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我们今天绝不可因为一时的阻碍,而动摇了保护的决心。我们要继承“活着”的历史,记录“死去”的文化,将传统文化保护下来,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保护下来。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