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易尚教育

微信号:yishang

02865898991
四川一建考试培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详解(下)
作者:林老师 来源:易尚职业教育 时间:2021-02-01 14:49:38 阅读:637 分享至:

以下内容由成都老牌培训机构——易尚职业教育的资深教师总结归纳,希望能给各位带来帮助!

 

(五)质量管理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影响,会导致泥浆性质劣化,其主要原因有:由于形成泥皮消耗了泥浆,由于地下水或雨水稀释了泥浆,粘土细颗粒混入泥浆,砼中的钙离子混入泥浆,土中或地下水的阳离子混入泥浆。

1.地连墙施工2~3幅作为试验段,通过试验段了解成槽、清孔泥浆的比重、粘度等性能指标,对后续地连墙施工中泥浆配合比进行调整优化。

2.泥浆制作中每班进行二次质量指标检测,新拌泥浆存放12小时使其充分膨胀后进行使用,并在泥浆池须不断用泥浆泵搅拌。

3.在成槽过程中,泥浆面必须高出地下水位0.5m,定时对槽内泥浆进行检测,还需充分注意周围环境条件对泥浆质量的影响,如地下水位变化,排出渣土的土质与原勘探的地质情况存在差异,防止泥浆溢流流向导墙外侧,防止雨水和地面水流入沟槽内。

4.成槽后泥浆在槽内静置时间较长,槽内泥浆易降低质量,悬浮在泥浆中的土渣会沉淀,从而使泥浆比重减小,会使形成的泥皮薄弱而且防渗性差。因此在泥浆静置时间,向槽内适当补充一些新拌制的泥浆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测。

5.被使用过的泥浆通过除砂器,将土颗粒和碎石块除去,然后把干净的泥浆 重新输送回到槽中。在成槽完成后,将铣槽机放到槽底,抽换使用过的泥浆,并通过除砂器循环利用,同时将新鲜的泥浆供送到槽的上部。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泥浆能够满足吊装钢筋笼和浇筑 砼的指定标准。

 

(六)成槽施工

地连墙成槽设备的选型是造孔施工工艺中关键的一个环节,必须针对实际工程的地质、工期、孔深、混凝土水下浇筑、造价等方面的要求进行总体概况分析,科学合理的进行比选, 初步确定成槽设备基本形式,尤其对工程地质状况应作深入细致的分析,并提取各个地段的关键地质数据,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施工难点,制定应对措施,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确定成槽设备的具体形式、功能、构造及其它参数等。

根据地质和结构特点,本工程地连墙采用“抓铣结合”成槽工艺,即浅层粉砂与黏土复合地层采用液压抓斗成槽,进入岩层后换用铣槽机进行成槽施工。

由于本工程连续墙接头特点,成槽施工采用顺槽法,根据槽段长度与成槽机的开口宽度,确定出首开幅和闭合幅,保证成槽机切土时两侧邻界条件的均衡性,以确保槽壁垂直。

 

(七)按施工顺序可分为首开幅、连续幅及闭合幅3 种类型

1.首开幅

液压抓斗开槽→双轮铣开挖→两端下放安装CWS 接头→换浆除碴→钢筋笼吊装→砼浇筑→首开幅完成。

2.连续幅

液压抓斗开槽→双轮铣开挖→拔出已施工幅一侧CWS 接头→下放安装另一侧CWS →换浆除碴→钢筋笼吊装→砼浇筑→本幅完成。

3.闭合幅

 液压抓斗开槽→双轮铣开挖→拔出两端CWS 接头→换浆除碴→钢筋笼吊装→砼浇筑→本幅完成。

4.液压抓斗

成槽施工首先使用液压抓斗进行槽段开挖,液压抓斗的冲击力和闭合力足以抓起强风化岩以上各层,在成槽过程中,严格控制抓斗的垂直度及平面位置,尤其是开槽阶段。仔细观察监测系统,X、Y轴任一方向偏差超过允许值时,立即进行纠偏。抓斗沿地连墙中心轴线入槽,机械操作要平衡。并及时补入泥浆,维持导墙中泥浆液面稳定 。

20.png

5.双轮铣

换用铣槽机成槽时首先用较快的铣削速度将抓斗已经挖好的孔重新再铣一遍,修复抓斗成槽槽段;遇到岩层后降低铣削速度,完成岩层的成槽。

双轮铣槽机工作原理为反向循环原理。挖掘时两个铣轮连续 的切削下面的泥土和岩石然后把它们卷上来并破碎成小块,再在槽中与稳定的泥浆混合后将它们 吸进泵里面。装在真空盒上面的离心泵,将这些含有碎块的泥浆泵进一个循环设备,在那里通过 一个振动系统 ,将泥土和岩石碎块自泥浆中分离,处理后干净的泥浆重新抽回槽中循环使用。

21.png

成槽过程中通过铣头上的传感器采集各类数据,分析双轮铣槽机的工作状态(铣头的偏直状况、铣削的深度、铣头受到的阻力),并进行相应的操作。根据不同土层设置铣头的下降速度,通过控制铣头所受的压力来减少刮刀的磨损,并加快成槽速度。当铣削硬土层时,铣头的下降速度要放慢(避免铣头底部的轮轴受到过大的压力而造成硬石损坏轮轴上刮刀的合金部分),并作上下小幅运动,让铣轮上刮刀的合金部分能有效地铣削硬土层,破碎的石块能尽快地被吸走。

在地层多变地区,铣头在铣削时往往会使前后、左右的刮刀产生受力不同的情况,造成铣头倾斜,从而引起槽孔的偏斜。此时,操作员需要及时通过控制液压千斤顶系统伸出或缩回安装在左右导向板和前后的纠偏板,调整铣头的姿态,并调慢铣头下降速度,从而有效地控制槽孔的垂直度。

22.png

终孔后,进行槽孔验收。终孔验收的项目有深度、宽度和孔形,采用超声波测井仪进行测量。超声波测井仪可同时测绘X轴和Y轴两个方向的孔形,快捷方便、精度高。若达不到设计要求精度,则进行相应处理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6.地连墙接头

目前国内应用较广泛的接头形式主要有锁口管接头、工字钢接头、十字钢板接头和铣接接头等,各自施工工艺流程及优缺点不同,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地下连续墙接头漏水的主要原因是施工缝成型不好,混凝土不密实原因造成。举两例,采用锁口管接头时,锁口管接头拔出的时机与混凝土凝结时间密切相关,过早,混凝土强度不够容易坍塌,过晚,起拔阻力太大拔出困难,在起拔过程中容易才成混凝土接头截面收到破坏,成型质量不高,混凝土不密实,则产生漏水。另一种工字钢接头与十字钢板接头都为刚性接头,适用于土质条件较差的地层,防水性能较锁口管有较大的提高,但是施工用钢量大造成地连墙钢筋笼自重较重且工程造价较高。

上述几种接头方式主要的施工控制点在防止接头混凝土绕流的问题上,常规的工艺就是堵,堵头一定要插到底,堵头背后一定要回填密实。但从实际来看,填充密实效果难以保证,新旧槽段界面虽然用刷壁器多次清刷,但依然会留下夹泥,导致该处混凝土不密实,产生漏水。

7.接头管(箱)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接头管(箱)及连接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2)接头管(箱)进场后在首次使用前,应在现场进行组装试验。

(3)接头管(箱)应露出导墙顶1.5m~2.0m以上。

(4)接头管(箱)的吊装应垂直缓慢下放,严格控制垂直度。

(5)接头管(箱)背后应填实。

(6)接头管(箱)在混凝土灌注初凝后开始提升,每30min提升一次,每次50mm~100mm,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全部拔出。

(7)接头管(箱)起拔应垂直、匀速、缓慢、连续,不应损坏接头处的混凝土。

(8)接头管(箱)起拔后应及时清洗干净。

8.刷壁和清基:

挖槽过程中残留在槽内的土渣以及吊放钢筋笼时从槽壁上刮落的泥皮等都要堆积在槽底。挖槽结束后,悬浮在泥浆中的土颗粒也将逐渐沉淀到槽底。浇筑地下连续墙之前,必须清除以沉渣为主的槽底沉淀物,这项工作称为清底。

清底的基本方法有置换法和沉淀法两种。置换法是在挖槽结束之后,立即对槽底进行认真清扫,在土渣还没有沉淀之前就用新泥浆把槽内泥浆置换出槽外。沉淀法在土渣沉淀到槽底之后进行清底,一般是在插入钢筋笼之前或之后清底,但后者受钢筋笼妨碍,不可能完全清理干净。

清除槽底沉渣的方法有:①吸泥泵排泥法;②空气升液排泥法;③带搅动翼的潜水泥浆泵排泥法;④水轮冲射排泥法;⑤抓斗直接排泥法。在这些方法中,前三种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所示。

9.刷壁与清基的要求:

(1)成槽后,应对相邻段混凝土的端面进行清刷,刷壁应到底部,刷壁次数不得少于20次,且刷壁器上无泥。

(2)刷壁完成后应进行清基和泥浆置换。

(3)清基宜采用泵吸法使槽底沉渣及泥浆指标满足要求为止。

 

(八)砼浇筑

1、导管宜采用直径为200mm~300mm的多节钢管,管节连接应密封、牢固,施工前应试拼并进行水密性试验。

2、导管水平布置距离不应大于3m,距槽段两侧端部不应大于1.5m。导管下端距离槽底宜为300mm~500mm。导管内应放置隔水栓。

3、浇筑水下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笼吊放就位后应及时灌注混凝土,间隔不宜超过4h。

(2)混凝土初灌后,混凝土中导管埋深应大于500mm。

(3)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连续,间隔时间不宜超过30min。

(4)槽内混凝土面上升速度不宜小于3m/h,同时不宜大于5m/h;导管混凝土埋入混凝土深度应为2m~4m,相邻两导管间混凝土高差应小于0.5m。

(5)混凝土浇筑面宜高出设计标高300mm~500mm,凿去浮浆后的墙顶标高和墙体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6)每根导管分担的浇筑面积应基本均等。

4、墙顶落低3m以上的地下连续墙,墙顶设计标高以上宜采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隔幅填充,其余槽段采用砂土填实。

5、浇筑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应为1.0~1.2。

为了满足第一次浇筑导管的埋深及后续混凝土浇筑的连续,必须保证混凝土的供应,第一批 最少进场6车混凝土(90m³)方可开始浇筑,浇筑过程对称浇筑。

槽孔浇筑导管间距不大于3m,槽段布置两根导管(特殊槽布置三套导管),各导管均匀进料,混凝土面高差不大于0.5m,导管埋深不得小于2m,不宜超过6m。浇筑过程中根据浇筑方量计算情况,每30min测槽内混凝土面,测点设置在两导管间及槽孔两端头。浇筑时同步测。

6、墙底注浆施工控制要求:

(1)墙底注浆应在墙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

(2)注浆管应采用钢管,单幅槽段注浆管数量不应少于2根,注浆管与钢筋笼应固定牢靠。注浆管下段应伸至槽底200mm~500mm。

(3)注浆器应采用单向阀,应能承受大于1MPa的静水压力。

(4)注浆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2MPa~0.4MPa之间。

(5)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应用高压水劈通压浆管路。

(6)注浆液应采用P.O.42.5级水泥配置;水灰比宜为0.5~0.6;浆液应过滤,滤网网眼应小于40μm。

(7)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可终止注浆:

①注浆总量达到设计要求。

②注浆量达80%以上,且压力达到2MPa。

7.地下连续墙质量控制要求::

(1)混凝土坍落度检验每幅槽段不应少于3次;抗压强度试件每一槽段不应少于一组,且每100m3混凝土不应少于一组;永久地下连续墙每5个槽段应做抗渗试件一组。

(2)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墙面应无露筋和夹泥现象。

永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的密实度宜采用超声波检查,总抽取比例为20%;需要时采用钻孔抽芯检查强度。

(3)地下连续墙各部位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第三部分——应急预案

一、针对地连墙施工后,主要是开始进行基坑开挖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1.建立应急组织机构

2.应急物资及设备

3.应急救援

4.专业分包队伍上报地连墙围护结构接头缝渗漏与流砂、管涌处理等处置方案

 

系列内容推荐:四川一建考试培训: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详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