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易尚教育

微信号:yishang

02865227334
2021四川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热点: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作者:易尚教育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0-03-31 17:39:37 阅读:1509 分享至:
四川公务员备考课程四川公务员考试交流群

|背景链接*

公民科学素养可以从三个方面衡量: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公民科学素质是可以测量的,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是通过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获得在"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技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三方面都达标的公民比例。

我国政府历来对公众科学素质提升高度重视。调研发现,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的确已取得很大成绩,但由于这是一项"软工作"、长期任务,还有不少地方和部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十三五"规划中写道:到2020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要达到10%以上这个目标。设定10%的目标,是因为一个国家想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公众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比例至少达到10%。

......点击查看详情

|公考角度易尚解读*

公众素养是科技发展的土壤。离开了这个群众基础,即使我们凭借少数科技精英的努力能够实现"上天入地",也很难持续不断地推动创新,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一个具备科学素养的公民,不仅应该掌握足够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更需要强调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精神,理性认识科技应用到社会中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具备学习、理解、表达、参与和决策科学事务的能力。

[权威论述]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习近平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习近平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己任,把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习近平

[意义分析]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强大后劲,都取决于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地不断提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需要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能工巧匠,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广大民众是基础和支撑。没有公民科学素质的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大军,难以将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实力。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基础在公民科学素质。创新型人才深深植根于综合素质高、科学素质好的国民群体之中,植根于激励有章、赏罚得法的良好体制机制环境之中,如果没有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水平的宏大公众群体,就不可能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科学知识需求,我国科学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利于促进科普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利于广大群众充分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成果,有利于培育理解支持创新的优秀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不能仅仅依靠传统教育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构建学习型社会,努力提高个体创造、吸收知识的能力,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使得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可以源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保证社会的共同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原因分析]

首先,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科学技术是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但人才队伍只能成长于人才沃土;科技创新,也必须扎根在公众科学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的沃土之中。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就是人才茁壮成长、根深叶茂的沃土。

......点击查看详情

【重要切入点】

1.提升国民素质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不仅丰富了公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思想的传播、科学方法的推广运用,进而提升国民素质。

2.创新发展

大力开展科学普及、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期冀和创新的渴求。改革开放40年来,科普事业在科学的春天里恢复生机并蓬勃发展,公众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缩小,有效支撑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精彩标题]

1. 弘扬科学精神 增强公众科学素质

2. 让公民与科技紧紧"牵手"

3. 全社会共同参与 形成科普工作的强大合力

[精彩开头]

示例一

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习主席一针见血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要以习主席的贺信为遵循,让科技创新扎根在公众科学素质和能力不断增强的沃土中,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

示例二

今天,我们面临着对于"迎面扑来"的各种科学结果尽快做出独立判断的问题,这首先要求普通公众具备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有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多渠道的终身过程,素养的获取不仅通过正规教育,也通过与同辈、同事和更广泛的社会的互动。

......点击查看详情

》》申论热点 丨热点背景丨深度解析丨经典范文《《

》》申论技巧 丨写作技巧丨名言佳句丨申论范文丨申论频道《《

》》关注易尚微信wwwoffcn,了解更多考公资讯

部分来源:

人民日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作者 秦大河

光明日报:公民科学素质也是核心竞争力 作者 罗晖 何薇 张超

央视网:弘扬科学精神 增强公众科学素质 作者 央视评论员

文汇报: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当与时俱进 作者 沈建华

光明日报:普及科学知识增强全球民众科学素养 作者 评论员

光明日报:从"引力波辐射"看科学素养提升 作者 朱昌俊

人民日报:让科普与创新比翼齐飞 作者 石 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