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含义
所谓问题,就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它有两种类型:常规问题解决和创造性问题解决。解决问题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发挥创造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是: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环境因素
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就是指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反之,如果与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相差甚远,问题解决起来就很困难。(例如:一个圆形与正方形相切,给出圆的半径,求正方形的周长,如若这条半径与正方形的边平行,则更容易计算,这正是因为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与我们的经验有关。)
2.原型启发
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原型。(例如:根据蝙蝠发明雷达这一解决问题的方式为原型启发,而蝙蝠则为“原型”。)
3.人际关系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之类的谚语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一个人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有助于其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体因素
1.定势与功能固着
(1)定势
定势是指先前的心理活动对以后的活动产生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使心理活动完成得又快又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形成思维的刻板化,妨碍创造性发挥,不利于解决问题。(例如:给出前提1=5,2=10,3=15,4=20,问5=?此时如果按照思维定式则会得到5=25的错误答案)
(2)功能固着
这个概念是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K.Duncker,1945)提出的,它是指一个人看到某个制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如果初次看到的制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例如:人们能够想到使用吹风机吹头发,但是想不到使用吹风机吹干袜子则是受到功能固着的限制。)
2.已有的知识经验——迁移
经验水平或实践知识影响问题解决。善于解决问题的专家与新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具备有关问题的大量知识并善于实际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象棋复盘实验中,象棋新手和象棋大师的不同表现则是由于知识迁移的影响。)
3.情绪与动机
情绪对问题解决有一定的影响,肯定、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利于问题的解决,而否定、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阻碍问题的解决。人们对活动的态度、责任感等可以成为发现问题的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动机的强度不同,影响的大小也不一样。(例如:心情差时解决问题的思路会受到坏情绪的阻碍。)
4.酝酿效应
有人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答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几小时,几天或几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这时常常可以很快找到解决方法。许多科学家在研究工作中都报告过许多这类经历。这种现象称之为酝酿效应。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维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欢迎关注四川人事招录网,本网站主要汇总转载四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厅考试信息,可以微信公众号搜索“四川人事招录网”添加关注,及时
掌握公考资讯!
注:本站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保留出处及源文件地址。
扫码回复
资料领取领取备考礼包
更多:优惠福利优质课程服务
-
2376人浏览丨10-24
-
3083人浏览丨10-20
-
2371人浏览丨04-25
-
1521人浏览丨04-24
下一篇:【教育综合知识】杜威观点